章二八七 新的方向(2 / 3)

出击与普鲁士这个新加入战局的对手进行决战,但如果放弃华沙,显然战略方向就发生偏转了。

“您想要先迎击乌克兰人?”缅希科夫问道。

“你觉得这样对我们有利吗?”

缅希科夫在彼得的帮扶下坐直了身体,他考量了片刻说道:“是的,从表面看上去是有利,但即便胜利,意义不大,据我所知,乌克兰军队以骑兵为主,而且他们的作战风格更类似于蒙古蛮子,我们可以轻易取得胜利,但不能取得多大的战果。

而且我们要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中国允许我们做到什么程度。基辅还是扎波罗热,他们支持这个国家,绝对不会看着他们被消灭。我可不认为在这个时候,中国也加入战局。

现在我们有很多盟友,或者说利益相关方,比如英国、荷兰,他们乐意在背后拆中国的台,比如奥地利人,他们警惕任何欧洲陆地政权的诞生。但问题就在于,只要是中国参战,这些国家统统靠不住。

目前看起来,中国人似乎有些三心二意,只要我们控制好战争的范围,或许他们不会参战。”

彼得点点头:“你和我想的是一样的,亲爱的缅希科夫。这个东方国家不希望我们扩张,视我们为陆地上的竞争者,所以我认为至少在这个时间点,我们应该保留一些。

但俄国的发展需要空间,也需要机会,有些我们可以忍让,比如那些南方叛乱者,有些我们必须坚持,那就是圣彼得堡!如果没有圣彼得堡,俄国就完全失去了通往欧洲的渠道,瑞典和普鲁士虽然敌视我们,但这两个国家总比中国和奥斯曼好对付的多。我们要着眼波罗的海,而不是黑海。

因此,哪怕是中国参战,我也要保住我的圣彼得堡,我可以放弃莫斯科,但绝对不能放弃圣彼得堡,没有了圣彼得堡的俄国,毫无希望。只要我是沙皇,俄国就必须是一个掷地有声的大国,要么就让它毁灭,绝对不能希图侥幸的中间地位。”

“我完全支持您,陛下,这也是我的愿望,全体俄国臣民的愿望。”缅希科夫不顾身体的痛苦,给彼得一个敬礼。

彼得握住了他的手:“我就知道,你会支持我的。”

“是的,我们都会支持您,陛下。”

彼得说:“好吧,我忠诚的朋友,我想告诉你接下来的计划,希望你可以提出中肯的建议。”

在连续取得胜利的俄国,彼得的声望已经到达了定点,甚至已经有一部分贵族和年轻军官不把东方的那个巨人放在眼里,因此在打败了瑞、普联军之后,立刻要求全军南下,收复被所谓乌克兰联邦夺取的南部土地,彻底吞并南俄地区,甚至有些人提出不要惧怕与中国开战,只要击败他们,他们就会退出战争。

这些人与彼得所计划的完全相反,但是他们的这种声音却是彼得所欢欣鼓舞的。

俄国的沙皇彼得,作为一个游历过中国的年轻帝王,曾经化名李乌拉的家伙,他在西津的几年里,学习了很多东西,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也见证了很多的政治思想,其中最被他推崇的就是民族主义。

实际上,现在的整个欧洲,民族主义都在觉醒,从伦敦、巴黎、柏林、维也纳到莫斯科,都是如此,因为背后有人在推动,这些推动者中,就包括了各国的君王。

民族主义对于君王来说是一种好东西,这种思想可以让国内百姓拥有一个外国的敌人,从而更能忍受封建君王和资本家的剥削,从而更积极的为君王们出生入死,可谓一举多得。

虽然科学技术与中国相差很远,国力相差更大,但彼得却对自己的俄国更有信心。

二十五年前,中俄战争中,俄国失去了西伯利亚和北高加索地区,那个时候,站在莫斯科城头的彼得亲眼见识过中国军队的强大,但真正让他痛心的是,在围城战期间,大量的俄国人为了赚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