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二 收税(2 / 4)

的向李明勋拜了拜,李明勋伸手搀扶,却被颍川藤左卫门抓住了手,力道之大,让李明勋感觉到一阵剧痛。

“大通事,您这是怎么了?”李明勋缩回手,诧异问道。

颍川藤左卫门大感窘迫,赶忙道歉“实在抱歉,我失态了,实在是李先生今日给我的惊喜太过于震撼了,岛津一门三代人努力,今日终见曙光,颍川欣喜难抑,实在是抱歉。”

李明勋看着过分激动的颍川藤左卫门,实在有些费解,一个华人,怎生为日本一藩国领主行这险事,如今看来,颍川是真的对岛津一门忠诚,他无奈的摇头,收起继续拉拢这位唐通事的心思,说道“大通事一心为主,实乃明勋楷模。”

颍川藤左卫门牵着李明勋的手坐下,说道“李先生或许不知道,岛津一门几代人一直谋求藩国兴旺,如今终于有了希望,本家一定会高兴的,想来不久就可以解决在琉球贸易的问题。”

说到这里,颍川的话匣子彻底打开,诉说着岛津一门的难处,说起来,岛津所在的萨摩藩在战国时代就是西南强藩,却被丰臣秀吉削减了领地石高,在关原之战中站在了幕府的对立面,在德川幕府建立之后,成为了和将军最为疏远的外样大名,虽然岛津氏对领地依旧拥有绝对的控制力,但却时时刻刻受到德川幕府的压制,每当幕府大兴土木,就会要求岛津氏出资,而参觐交代制度这类每年一百天的大规模旅游活动也耗费了藩国过半的财政。

对于参觐交代,或许其他藩国还能抱怨一二,萨摩藩却是不能,因为正是岛津氏的第一代藩主岛津忠恒为讨好德川家康,主动参觐,才开了先例。

可以说,幕府给萨摩藩带来了太多的财政压力,而萨摩藩的自然条件身上恶劣,处于火山地带,经常受台风影响,已经陷入窘迫的境地,在国内承平,无法反抗幕府的情况下,唯有自强才能改变现状,而岛津氏的唯一出路就是对外贸易,此次握有众多日本稀缺资源的李明勋找上门,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而李明勋清楚,岛津氏与自己的贸易可不只是改善藩国财政,等其积蓄了一定的力量,未必不不敢起兵造反。

“即便本家对琉球已经完成实际控制,琉球国王也甚是恭顺,我等也不可掉以轻心,凡事还是小心谨慎为上,如果把贸易地点定在琉球,先生需应我方一些条陈。”冷静下来的颍川藤左卫门开始了正式的谈判。

李明勋也认真起来,至少从目前来看,稳固和日本幕府的关系比和萨摩藩的贸易更为重要,若想鱼和熊掌兼得,就得有万全之策。

实际上,把贸易地点定在琉球那霸港,萨摩藩需要做的不多,顶多是交易军械、铜料等商品的时候注意便是,更多的则是腾龙商社的配合。

颍川要求社团不能以腾龙商社的名义前往贸易,要伪装成各地的明国商人,但这是社团无法接受的,最终双方商议,李明勋的每次贸易都带上一些明国的合作伙伴,让其出面交易货物,而社团在琉球的机构也要以明国商馆的名义运行。

双方的合作不可能两个人几句话就确定下来,颍川藤左卫门也没有那个权限,他不得不把拟定好的条款送回本家,可是如今的藩主岛津光久正因为参觐交代在江户,颍川藤左卫门不得不派遣秘史前往,而李明勋也有足够的时间等待,趁着这段时间,李明勋与何斌一道,完成了商馆的行政架构,达成了诸多合作关系。

而嗅到金币味道的各国商人纷纷赶来,与社团商讨合作,毕竟腾龙商社是他们合作伙伴中最为特殊的一个,要知道,日本贸易也是疾风贸易作为主流,每年西南季风起的时候,大量的明国、荷兰商船前往长崎,十月左右就会返航,在每年十月到第二年的五月,很少有商船能来到,这个时间段,明国货和南蛮货(指是东南亚货物)的价格居高不下,而社团拥有一支先进的纵帆船船队,完全可以在冬季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