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人才济济的国立学府校友会(二)(1 / 4)

帝国京师国立学府办公部内,陈阳华,大宋帝国国立学府时政管理系首届毕业生毕业后留校任办公部成员,现任办公部联副主任(主任,一般是国立学府一个入了学府社委班子的副职校长兼任),负责学联运动,校友会以及相关大型活动筹备举办。

首届校友会六百多人,有些人因为工作原因,肯定无法到齐,不过人数尽量往多了报,已经和约好包间了。陈阳华现在的级别应该是在体制内的同届生中级别最低的一个,不过前不久有关部门已经找他谈过话,可能要进入学府的常委班子。可能要调整成国立学府青年学运部部长负责青年骨干选拔和学联学务运动。

陈阳华交代好工作之后,也伸了一个懒腰,他也要参加今天的校友会,下班去买几件衣服,置办置办。

京师鸿门大酒楼,商家早早就接到通知,校友会要在这里举办,基本算是包了场门口的牌子上写着大大的几个字,大宋帝国国立学府校友会举办地。

鸿门大酒楼的工作人员和国立学府行政服务人员正在指挥现场,包括引导车辆,引导参会人员进入会场和其他杂七杂八的。

一辆挂着江南牌号的私人马车中,马车书桌上前,一个中年男子正喝着茶,戴着特制放大眼镜看着文书。一个年轻的男子开口说道:"李总,鸿门大酒楼到了。"李玉华闻言,放下手中的文书站起身来,伸了一个懒腰,开口说道:"我知道了,待会儿你听指挥员的指挥,把车停好之后,你们两人在附近逛一逛,不要喝酒,也不要走的太远,"秘书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国立学府是帝国行政改革中关于教育改革重要一环,第一节是富有政治含义的意见,并且也是回复文武双全传统的意见开启军训的一届,所以政治含金量很高,并且处于政治工作需要第一届的学员是直接从军队,企业,政府机关选拔推荐的优秀人才保中选出来的,并且毕业之后直接分配中央核心机关,这些年来也有人辞职下海创业。

李玉华,大宋帝国国立学府首届毕业生就读专业是时政人文学,毕业之后,分配到中央内政指导部,四年之后下海辞职,前往江南投入投行行业年首次实股业务,(帝国金融市场的新玩法,说白了就是传统的金融体系,货品低价的时候买进来,高价的时候卖出去),首次独立操盘实股,大成交额五万两白银创实股历史上最高单次成交记录,一举成名后加盟启渊投行,成为独立合伙人,建立产业体系模型,开启金融体系的新革命改革。产业体系模型可以相当于商界的沙盘模拟,一个人充当卖家,一个人充当买家在当中进行博弈,并且会进行时不时的中立方,比如说政府突然对某个行业发布政策调整或因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导致附属产业情况。

不过最近也有辞职的打算,产业体系模型,这个玩意很实用,已经有不少商业上的合作伙伴跟他打招呼,让他帮自己的企业也顺手搞一个。李玉华琢磨着自己要不要辞职,带自己的技术团队专攻帮不同的大企业搞产业模型题。第一个是官方订单,国股中管部需要一个产业体系模型,作为金融政策调整推算和研究。待会儿和郑月淑沟通一下,不过具体的细节等校友会结束再校友会是同学聚会,事先大家都约定好聚会上只能当风花雪月,只叙久,谈家长里短,但是谁要谈公事谈业务出去谈。

下了马车之后,两名引导员向前鞠躬,开口说道:"先生您好,欢迎光临?鸿门大酒楼,今天鸿门大酒楼,被帝国国立学府校友会包揽了。请问您是?"李玉华取出邀请函之后,接待员核验邀请函真假之后,有一名引导员起身为李玉华,引导李玉华所在的包间。

包间里目前只有两三个人正喝着茶,聊着天,叙着酒,见李玉华进来,一个坐在角落里的女子起身,开口说道:"老李,好久不见。"李玉华,脱去风衣也是笑了笑,开口说道:"老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