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赵鞅攻破朝歌城(2 / 3)

,还有部分鲜虞军将来救朝歌。

眉目的第二道,是赵鞅亲率的晋军虽然是团团围困了朝歌,但主力在南门,北门相对较为薄弱。

眉目的第三道,是齐卫联军包围了戚邑,戚邑由卫国前世子蒯聩驻守。蒯聩是赵鞅手下最为勇猛的将领之一,少了这支力量,赵鞅不可能拦住两人其中一人有准备的突围。

两人作了分工,由士吉射在南门加强防守,故作声势,吸引赵鞅的晋军主力。

中行寅则率精兵自北门突围,突围后,直入邯郸。

只要中行寅突围成功,那可以说服邯郸氏的赵稷引邯郸军救朝歌,邯郸休养生息了好几年了,应该会有一定的战斗力。另外,派人请求齐卫联军同时进击兵围朝歌的赵鞅。

中行寅、士吉射知道,留给自己的机会不多了。尽管铁丘之战后,形势对范氏和中行氏极其不利,但只要一战而击败赵鞅,那机会还是有的。

至少,只要留得两人性命在,那就不怕这两大家族有东山再起之日!

公元前492年10月23日,中行氏、范氏在晋国的残余武装在得报赵鞅亲自兵围朝歌后,再次集结起来紧急救援朝歌,并于朝歌北门外向晋军发起了猛烈进攻。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中行寅见时机到来,立即率一支兵马自朝歌城出北门突袭晋军。这一场里应外合的突然袭击,令兵围朝歌北门的晋军猝不及防,被迅速打开一道缺口。

赵鞅闻报大吃一惊,立即分兵赴北门增援。但中行寅准备充分,目的明确,根本不与晋军纠缠。

名将中行吴之子,虽然平时惯会吹牛,但从这一次的突围部署来看,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赵鞅援军已然不及,眼睁睁看着中行寅突围而去!

赵鞅大怒,既然你中行寅逃走了,那就尽快解决朝歌的士吉射吧。

但士吉射也不是吃素的,紧闭城门,坚守不出。

士吉射冷冷看着朝歌城外黑压压的晋军,心道,只要老子坚守住,不多久,中行寅将率邯郸军以及卫军、齐军前来救援。到时,再给你赵鞅来个内外夹击,一举灭了你赵氏家族!

赵鞅能让你士吉射的如意算盘打响么?在赵鞅看来,此时中行寅虽然成功突围,但对朝歌城里的士吉射来讲,完全是孤军无援。

那就一起解决两个问题吧。

两个问题?

是的。第一个问题,是赵鞅担任中军将后已经在考虑的问题,即卿级班子建设问题。

智跞担任中军将时,眼看着中行寅和士吉射叛乱,有意提拔梁婴齐和士皋夷。前面说过,士皋夷为范氏家族旁支,却与本宗的范鞅、士吉射父子交恶,一直受到范鞅父子的打压。士皋夷怀恨在心,故投向智氏家族。

当时智氏家族宗主智跞正是中军将,所以在范氏、中行氏叛乱后,智跞一度希望由士皋夷作为范氏家族宗主,并进入晋国六卿班子。

赵鞅对此虽然表示过反对,但在当时赵氏家族受到中行氏、范氏两大家族联手打击下,赵鞅必须要取得智氏、韩、魏三大家族的全力支持,也需要智跞提议的将士皋夷拉过来达到分化、瓦解范氏家族之目的。

于是赵鞅并未执行前中军将智跞提出的关于晋国六卿的人事安排初步方案。

如今,形势急转直下,智跞死了,赵鞅已经成为晋国中军将了。

士吉射在朝歌已经是瓮中之鳖,对需要高度集权的赵鞅来说,士皋夷既然是范氏族人,其利用价值已经不存在了,此时不灭了整个范氏家族,更待何时?

所以赵鞅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消灭范氏家族的旁支士皋夷!

公元前492年11月,赵鞅在朝歌城下将士皋夷斩首示众!

赵鞅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便是消灭范氏家族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