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章 赶上了国内改革的阵痛期(1 / 2)

“没事,大不了就不干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陈远喆假意笑的豪迈。

可此刻的笑容,真就验证了一个词。

强颜欢笑。

任谁都看得出来。

此时的陈远喆,笑容实在太过勉强。

毕竟陈远喆回国,也是经历过挣扎的。

在国外,陈远喆已经混成了顶级投行的高管。

如此年轻,将来必定踏入核心管理层。

放着如此大好的前景。

陈远喆偏偏放弃了享受安逸人生。

在接到了国本投资的邀请后,毅然决然选择了回国。

而且,走的还是‘曲线救国’的路线。

这一点,和蒋钦很是相像。

毕竟作为顶级投行一手培养出来的精英。

哪有这么容易说放走就放走的道理。

也就是陈远喆和蒋钦狠下心,不惜与昔日的投行彻底闹掰。

说难听点。

一旦陈远喆真的离职的话。

国外恐怕很难有陈远喆立足之地。

这个圈子,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

而且,顶尖的一共也就这么几家。

庙小的,也请不动陈远喆的大驾。

现在的陈远喆,已经被逼到了悬崖。

再往前一步,那可就是。。。

“你这家伙。”

蒋钦的目光稍显复杂。

都这个时候了。

还装什么豪迈。

“反正我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就这天天系,玩的都是资本骗局,小爷我眼睛可是雪亮的很,绝不会被他们这些小手段给蒙骗了。”

不管是陈远喆,还是蒋钦,在他们看来。

这个天天系,总有一天会自食其果。

真到了那个时候。

天天系不仅自己玩完,到时候,身后一系列的‘钱袋子’,恐怕也是自身难保。

明知会‘陪葬’,却看着一步步滑下深渊而无能为力。

这种‘无力感’,实在是让陈远喆难受的很。

或许,在国内的资本市场眼中。

如今的天天系,正在高歌猛进。

每一次出手,都是震惊国内资本界的大手笔。

可事实上,天天系的手段,也就那么回事。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近一年之内,天天系的确发起了数起大手笔并购。

而且,每一笔的并购,都足以吸引眼球。

可问题是,这些并购案中,存在太多的‘蹊跷’。

甚至于,可能涉嫌与当地政府之间存在的‘利益交换’。

也就是天天系的背景深不可测。

这才能在资本圈子里如鱼得水罢了。

“也怪风向变了,当年那些国有的巨无霸企业或衰亡或式微,这才给了机会。”

陆一鸣的一句话,瞬间吸引了蒋钦和陈远喆的注意。

可不就是这样。

一针见血。

不愧是陆一鸣。

看问题,就看本质。

这个天天系,也就是赶上了国有经济转型的风口。

那些曾经的巨无霸企业,都是各自地区的龙头无疑。

可因为管理的僵化,又或者是各种各样的原因。

导致这些巨无霸企业,将自己手上的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而正是因为如此,反而给天天系创造出了机会。

通过一些手段,最终在初级阶段,就完成了数次‘小吃大’。

这其中的阴暗程度,外人绝对难以想象。

“如此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他们就不知道管管。”

这些,蒋钦也不止一次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