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女子面色苍白,眼底带着挥之不去的倦意,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笑靥如花的沈家小姐了。
第三章 故人重逢
初夏时节,御花园的荷花开得正好。皇后设宴,命各宫嫔妃前去赴宴,清辞本想称病不去,却被皇后身边的人硬请了去。
宴设在水榭之上,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荷香。陛下坐在主位上,身着明黄常服,面容俊朗,却带着疏离的威严。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在清辞身上停留了一瞬,便移开了,仿佛她只是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清辞低着头,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衣袖。她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有同情,有嘲讽,更多的是幸灾乐祸。
席间,舞姬们翩翩起舞,乐声悠扬。清辞却食不知味,满脑子都是父亲在天牢里受苦的模样。
忽然,陛下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宴会上的热闹:\"沈才人,朕听说你近日总去宫门外跪着?\"
清辞心头一紧,连忙起身行礼:\"臣妾......只是思念家父。\"
\"思念?\"陛下轻笑一声,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沈大人通敌叛国,罪证确凿,你还敢为他求情?\"
\"家父冤枉!\"清辞抬起头,眼里满是倔强,\"求陛下明察!\"
陛下的脸色沉了下来,龙椅上的气压瞬间低了几分。众人都屏住了呼吸,不敢出声。
就在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陛下,沈大人一案尚有疑点,不如再查仔细些?\"
清辞猛地抬头,看向说话之人。那是个身着紫色蟒袍的年轻男子,坐在宾客席的首位,眉眼间竟有几分萧彻的影子。
是新科状元郎,苏慕言。
陛下看了苏慕言一眼,淡淡道:\"苏爱卿有何高见?\"
苏慕言起身行礼,从容不迫地说道:\"沈大人掌管户部多年,账目清晰,从未出过差错。若说他通敌,需有确凿证据。如今仅凭一封来历不明的书信便定他死罪,恐难服众。\"
陛下沉默片刻,道:\"此事容后再议。\"
清辞望着苏慕言的背影,心里涌起一丝感激,还有一丝莫名的熟悉感。
第四章 暗潮汹涌
自那日宴会后,清辞的日子似乎好过了些。虽然父亲的案子仍无进展,但至少没人再刻意刁难她。
苏慕言时常借着各种由头入宫,有时是送新抄的诗集,有时是奏请陛下关于灾情的事宜,偶尔会路过清辞的偏殿,与她闲聊几句。
他的谈吐风趣,见识广博,与清辞很是投缘。只是不知为何,清辞总觉得他看自己的眼神里,藏着一些她看不懂的情绪。
这日,苏慕言又来拜访,手里拿着一幅画:\"前日在画舫看到这幅《江南春色图》,觉得与娘娘的气质相符,便买了来。\"
清辞展开画卷,只见画中江南水乡,小桥流水,桃花灼灼,正是她魂牵梦萦的故乡。她的眼眶微微发热,轻声道:\"多谢苏大人。\"
苏慕言看着她,忽然问道:\"娘娘似乎很喜欢江南?\"
\"嗯,\"清辞点头,\"我自小在苏州长大,那里有我许多回忆。\"
\"那娘娘最难忘的是什么?\"苏慕言追问。
清辞想起萧彻,心中一痛,却只是淡淡道:\"没什么特别的,都是些寻常往事。\"
苏慕言的目光暗了暗,没再追问。
送走苏慕言后,清辞将画卷挂在墙上,日日对着它出神。锦书看着心疼,劝道:\"娘娘,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您总这样伤神,身子会受不了的。\"
清辞苦笑一声:\"有些事,不是想忘就能忘的。\"
她不知道的是,在她对着画卷思念故乡时,宫墙之外,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