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她的意识核心。
“他们无法决定我们的选择!”琳娅通过精神链接向全员呐喊,“这些剧情线只是可能性,而我们要创造的,是观测者从未记录过的‘意外’!”她带领船员们闭上眼睛,不再看那些诱人或恐怖的剧情投影,而是用心感受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渴望,对文明的责任。
艺术文明的创作者们率先响应,他们不再使用任何技巧,只是用意念描绘出心中最朴素的愿景:孩子们在星空下欢笑,科学家们为新发现欢呼,艺术家们为灵感雀跃。这些纯粹的画面在意识空间中汇聚,形成一道抗拒观测的“本真之光”。当光芒触及展厅的透明墙壁,那些流动的宇宙全景突然出现卡顿,观测者的目光第一次出现了混乱。
“不可能...剧情偏离预测值超过99%!”观测者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惊讶,穹顶的眼球开始无序转动,投射的剧情线相互冲突、断裂。机械文明的工程师抓住机会,将本真之光接入星舰的动力系统,战舰的引擎发出前所未有的轰鸣,不再是能量的喷射,而是所有船员共同信念的呐喊:“我们的故事,由我们自己书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战舰如同一道金色的闪电,冲破了透明展厅的束缚。但观测者并未放弃,他们调动所有“叙事变量”进行阻拦——熵灭之源的残余能量、文字巨人的逻辑陷阱、熵艺主宰的概念腐蚀,此刻都被编织成巨大的剧情网,试图将舰队拉回预设的轨道。琳娅看着眼前的重重阻碍,突然想起叶翎的话,她下令:“不要对抗变量,而是赋予它们新的意义!”
于是,在对抗熵灭能量时,舰队成员们将其转化为文明重生的肥料;面对逻辑陷阱,他们用辩证思维构建出超越对错的新哲学;就连概念腐蚀,也被艺术文明转化为创新的灵感源泉。当这些“意外”不断发生,观测者的剧情网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漏洞,穹顶的眼球中甚至浮现出困惑的情绪。
最终,舰队冲破了星云的边界,身后的观测者展厅逐渐模糊。但琳娅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星核勋章上的眼睛图案并未消失,反而变得更加深邃,仿佛在提醒着他们,观测者的目光从未离开。在宇宙的更深处,一个由无数眼球组成的巨大结构体正在缓缓转动,它的中央,悬挂着一块空白的“终极画布”,等待着守护者们用真正的自由意志,去书写那篇观测者从未想象过的史诗......
战后,全宇宙文明陷入了深刻的反思。万象中枢召开了为期百年的“存在意义大会”,各文明代表围绕“自由意志与观测者”的命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辩论。机械文明的逻辑学家提出“概率突围理论”,认为只要不断创造低概率事件,就能逐渐摆脱观测者的预测;艺术文明的诗人则倡导“无序之美”,主张用纯粹的灵感爆发打乱观测者的叙事节奏;哲学文明的智者们则构建了“反观测认识论”,试图从根本上颠覆观测者的认知基础。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新的危机正在酝酿。世界树的根系突然开始吸收异常能量,树叶上的叙事果实不再展现积极的可能性,而是不断重复着观测者标注的“悲剧剧情”。更令人不安的是,各文明的新生儿中,开始出现“剧情携带者”——这些孩子天生就能感知到观测者的视线,他们的言行举止不自觉地符合某些预设的剧情线。
琳娅在星核勋章的最深处,发现了一段被加密的先知遗言。破解后的文字让她脊背发凉:“观测者并非唯一,在他们之上,还有更古老的‘叙事编剧’。我们的宇宙,可能只是无数平行剧场中的一个,而编剧们,正在为了‘最佳剧情奖’而操控一切。”
就在此时,宇宙边缘的观测星云再次活跃,这一次,从中投射出的不再是剧情线,而是一道冰冷的命题:“选择吧,守护者。是成为精彩的悲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