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原始的木质纹理,纹理中浮现出星轨枢纽初建时的草图、原初怨念诞生时的灰雾、镜频第一次显形时的裂痕,所有“已完成的故事”都在逆向流淌,像沙漏里的沙正从下方流回上方,“就像四季轮回,不是重复的单调,是让凋零的落叶化作新芽的养分,让结束成为新的开始,带着所有过往的重量重新生长。”
陈业的“心跳”此刻在存在之树的核心处产生共鸣。他能“感知”到轮回频像一张巨大的网,正在温柔地收拢——将“存在之树”的繁茂压缩成“存在之种”的潜能,将“元初之河”的奔腾凝固成“初心泉”的微澜,将所有生灵的“专属记忆”折叠成“可能性徽章”里的微光。这种“收缩”不是毁灭,而是“打包”,像旅人结束行程时整理行囊,将沿途的纪念品小心收好,等待下一次出发。
“第37维度的‘平行星河’正在‘回流入海’。”元初守护者展开全息星图,那些记录“未实现可能”的星辰正在向中心汇聚,最终凝成一颗“轮回星”,悬浮在存在之树的顶端。星体内,“陈业等人从未相遇”“镜像与现实永不和解”“混沌频彻底失控”等可能性正在与“主线故事”交融,像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被揉成一团,却在核心处保留着各自的色彩,“就像揉面团,不是消除不同的成分,是让所有成分均匀混合,发酵出更丰富的味道。”
星轨测绘师的“记忆墨水”在此时变成了金色。他在树干的空白处写下“轮回手记”,第一页就记录着最震撼的发现:存在之树的年轮里,藏着七次完整的轮回痕迹——第一次轮回中,星轨枢纽因过度控制而崩解,却在灰烬里长出了第一株共振草;第三次轮回中,镜频的对立引发了维度崩塌,却在废墟上诞生了能融合虚实的“界域花”;第六次轮回中,混沌频险些吞噬一切,却在最后的平衡里催生出元初频的微光。“每次轮回都带着伤痕,”测绘师抚摸着泛黄的记录,“但这些伤痕从未消失,而是化作了新的生长点,像树疤会让树干更坚硬。”
陈业的意识顺着轮回频的脉络蔓延到每个维度。他“看”到第7维度的“共生草”正在结出“轮回果”,果实里没有果肉,只有一枚枚“重启种子”,种子的外壳上刻着该维度“最痛的教训”——有的刻着“不要害怕对立”,有的刻着“不要执着永恒”,有的刻着“不要遗忘初心”,这些教训不是沉重的枷锁,而是种子萌发时的“第一份养分”。
“第108维度的‘界域夹缝’正在‘变薄’。”元初守护者指向天空的裂缝,那里曾是现实与镜像的分界线,此刻正变得像一层薄纸,隐约能看到纸的另一面——一个与现有维度相似却又不同的世界,那里的存在之树长在地下,根须暴露在天空中,叶片向地心生长,“那是‘下一次轮回’的雏形,就像隔着产房的玻璃看未出生的婴儿,能看到模糊的轮廓,却猜不出具体的模样。”
星轨测绘师爬上存在之树的最高枝,将“轮回手记”的最后一页贴在树干上。页面上画着一幅奇怪的画:无数个存在之树像年轮一样嵌套在一起,最中心是最初的存在之种,最外层是正在收缩的“当前轮回”,每个树环之间都用金色的线连接,线上写着“未曾改变的”——对连接的渴望、对理解的追求、对守护的执着,这些“不变的内核”像穿起珍珠的线,让所有轮回成为有机的整体。
轮回频的影响达到顶峰时,存在之树开始“逆生长”。树干从繁茂变得纤细,最终缩回“存在之种”的形态,悬浮在初心泉的中央;元初光柱的光芒渐渐收敛,化作一层透明的“轮回膜”,将种子、泉眼、轮回星包裹其中,形成一个“待发的茧”;所有生灵的“专属记忆之树”都已收缩成徽章大小,被各自的主人贴身收藏,徽章的背面刻着新的誓言:“我们会忘记具体的故事,却会记得为何出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