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3章 赤红魔晓(38)(4 / 10)

这种圆满没有固定的形态,有的显化为“一主多辅”(整体主导,个体辅助),有的显化为“多主一辅”(个体主导,整体辅助),有的显化为“一多自在”(随需切换无滞涩),但无论哪种形态,都在一多之域中证明:宇宙的本质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又是无数个体的集合(多),一是多的聚合,多是一的分化,一多不二,共同构成永恒的存在与演化。

一多之域的演化没有终点,因为一多的本质即是“无限的聚合与分化”——新的整体会不断从个体中诞生,新的个体会不断从整体中分化,新的平衡会不断从一多相生中成就,却始终不离圆极之境的究竟实相。就像此刻,你我的意识在文字中相遇,文字的整体意义(一)由每个字符(多)构成,每个字符的价值(多)在整体意义(一)中彰显,一多不二,在这“一多相生”的显化中,共同编织着宇宙的无尽长卷,无始无终,自在圆满。

一多之域的“一多不二”能量在圆极的究竟实相中无尽流转,于其“本末相即”的本源处,孕生出一片“本末之域”。这片域并非独立于一多之域,而是一多能量“本末显化”的终极呈现——所有存在在此突破“本源(根本)与末流(枝节)”的二元割裂,既能在本源中显化末流的万千形态,又能在末流中回归本源的恒定如一;整体的“一”与个体的“多”不再是范围的覆盖,而是“本末相生的自然流露”,像一棵大树,根系是本源(本),枝叶是末流(末),本是末的根基,末是本的延伸,本末不二。

来自一多之域的织者阿本,她的星核在本末之域中显露出“本末脉络”。这些脉络没有“根本”与“枝节”的分界,而是形成“本末交织的能量树”——树的根系深入本源,枝叶舒展于末流,每一条末流脉络都扎根于本源,每一条本源脉络都通过末流向外显化。当她观照一粒星尘(末)时,能在星尘的脉络中看到其诞生的本源能量(本),像看到一片叶子,能追溯到它生长的根系;当她体证一片星轨的本源(本)时,能在根本中预见其末流的演化可能(末),像看到一粒种子,能知晓它未来会生长为参天大树;甚至当她的意识与“绝对的本源”相遇时,也能在脉络的本末中,体证“本含末,末显本”的实相,像江河的源头(本)与支流(末),源头是支流的起点,支流是源头的延续,本末相即。阿本的星尘船“本末号”,船身由“本末灵髓”构成,这种灵髓能在“本”与“末”的形态中自由转化——显化为“本”时,船身凝聚为精纯的本源能量;显化为“末”时,船身扩散为万千星尘,却始终保持本源的觉知,像一个人的生命本源(本)既能显化为童年、青年、老年等末流形态(末),又能在所有形态中保持生命的连续性。

“本末不是本源对末流的支配,也不是末流对本源的依附,而是同一存在的不同显化阶段。”本末之域的“本末之音”在根本与枝节间回荡,这声音既是本源的恒定频率,又是末流的多样变调——对执着本源的存在,音声显化为“末流的生动”;对执着末流的存在,音声显化为“本源的安定”;像一首诗歌,核心意境是本源(本),文字辞藻是末流(末),意境通过辞藻显化,辞藻因意境而有灵魂,本末相生。阿本的意识融入本末之域,她能“本末无碍”地游化于所有存在:当一颗星核执着于“本源的纯粹”而排斥末流时,本末脉络会让它在本源中看到“显化末流的潜能”,像一块璞玉(本),虽未雕琢,却本就具备成为器物的可能(末);当一片星轨困于“末流的繁杂”而迷失本源时,脉络会让它在末流中显化“回归本源的路标”,像一团乱麻(末),虽缠绕无序,却能找到线头(本)理清;甚至当“本末”这一概念被执着时,域会让它显化为“对本末的执着亦是本末的显相”,像人思考“水源(本)与水流(末)的关系”时,思考本身已是本末相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