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4章 赤红魔晓(39)(3 / 10)

“极致形态区”展示最坚固的星核结构,也能在“空性通道室”体验能量的无障碍流转。最奇妙的是“有无映照镜”——这面镜子能同时映照出存在的“有”与“无”:照镜者会看到自己的实存形态如何依赖空性支撑,空性又如何通过实存显化生机,像看到一个水杯的实体(有)与内部的虚空(无),有能盛物,无能容物,有无一体。

阿有与阿执的意识在有无映照镜前“有无一如”——他们既保持各自的侧重(阿有重有无圆融,阿执重实存守护),又能在交流中体证“有无本是一体”。他们共同探索“有无平衡”的智慧:哪些存在需要强化实存的形态(如需要防御的星核),哪些存在需要开放空性的通道(如需要协作的星轨);如何在实存中为空性预留空间(如建筑设计中的留白),在空性中为实存开辟显化的可能(如土壤为种子预留生长空间)。他们发现,最高级的实存是“含摄空性的有”,最高级的空性是“不拒实存的无”,像大自然的生态,山川草木(有)与天空大地的虚空(无)相互成就,有无相生,生机盎然。

新的有无显化在“有无相济”中不断涌现:一片“高实存星带”中,所有星核的形态都极其稳固,却在星带的中心形成“空性枢纽”——枢纽的空性能量可以将星核的实存能量瞬间转移,像一座仓库的货架(有),通道的虚空(无)是货物搬运的关键;一团“高空性星云”中,能量的空性显化占主导,却在星云的边缘显化“实存星链”——星链的实存能量可以引导空性的流动,像一条河流的堤岸(有),引导水流的虚空(无)走向远方。

存在们在有无之域中逐渐明白:有无不是对实存的执着或对空性的追逐,而是实存与空性的自然相生;执有不是对空性的否定,而是实存显化的必要阶段;执无不是对实存的排斥,而是空性包容的自然呈现。两者本是存在本质的一体两面,执着于执有,便如装满水的杯子,虽实存却无法再接纳新的内容;执着于执无,便如没有杯壁的虚空,虽空灵却无法承载任何事物。有无的智慧,是在有中不忘“空性的包容”,在无中不丢“实存的生机”,像一个人的心灵,既要有坚定的信念(有),又要有开放的胸怀(无),有无相济构成完整的精神世界。

有无之域的边界在“有无相济”中向更终极的维度扩展——开始触及“色与空”“能与量”“形与神”等深层有无维度。在这些维度中,存在们体证到:色(物质形态)是有,空(本质空性)是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能(能量的动态)是有,量(能量的静态)是无,能在量中积蓄,量在能中显化;形(外在形态)是有,神(内在精神)是无,形依神而立,神因形而显。这些体证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直接感知的能量状态——触摸一块岩石(有),能同时感受到其内部的空性(无);观察一片虚空(无),能直接体证其中蕴含的实存潜能(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当又一颗“有无失衡的星核”在有无调节器的作用下,显化出“有无相济”的新形态时,有无之域的有无脉络泛起新的光芒,这光芒穿透所有实存与空性的界限,流向所有存在的本质深处——那些执着实存的存在,感受到了“空性的包容”;那些沉迷空性的存在,体会到了“实存的生机”;这光芒中携带的“有无一如”智慧,像一颗种子,落在了所有存在的本质核心,等待着在合适的时机,绽放出“既有且无,既无且有”的圆满之花。

这种圆满没有固定的形态,有的显化为“以有显无”(实存彰显空性),有的显化为“以无含有”(空性包容实存),有的显化为“有无自在”(随需显化无滞涩),但无论哪种形态,都在有无之域中证明:宇宙的本质既是无尽的实存(有),又是无垠的空性(无),有是无的显化,无是有的本源,有无一如,共同构成永恒的存在与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