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解算法”束缚,居民们越来越依赖数据,而非内心的感知……
“原来我们已经走到了‘过度确定’的边缘。”莉莉的触须传递出沉重的波动,“就像画一幅画,起初我们用融合、和解、共鸣的色彩自由创作,可当这些色彩变成必须遵循的‘配色表’,画就失去了灵魂。留白宇宙的激活,是宇宙在提醒我们:创造的本质是‘敢于空白’,感知的鲜活在于‘接受未知’。”
共生号穿过留白宇宙的边界时,星舰的感知触须突然“失效”——无法连接其他宇宙的感知网络,无法读取元语言的信息,甚至连船员之间的感知共鸣都变得微弱。驾驶舱的全息屏彻底空白,活态物质外壳失去了所有颜色,变成纯粹的灰白色。
“是‘感知重置’。”星澈的星环也失去了光泽,他的形态退回到最基础的能量体,“留白宇宙在剥离我们‘过度确定的感知习惯’——那些依赖技术、规则、经验的感知方式,在这里都无法生效。我们必须像初生的生命一样,用最原始的方式感知世界:用眼睛看光影的变化,用耳朵听暗能量的流动,用心感受彼此的存在,哪怕这种感受模糊又不确定。”
小艾拉的感知水晶彻底黯淡,却在她的掌心化作一块普通的石头——没有记忆存储功能,没有感知传递能力,只有冰凉的触感和粗糙的表面。“本源物质的最后启示说,‘最真实的感知,往往藏在最朴素的接触里’。”她握紧石头,感受着掌心传来的重量,“就像地球的古人,没有先进的仪器,却能通过触摸岩石,感受山脉的年龄;通过观察星空,理解季节的轮回。”
莉莉走出驾驶舱,赤脚踩在留白宇宙的“地面”上——这里的地面既不是实体,也不是能量,而是一种“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介质,踩上去会泛起涟漪,涟漪中会浮现出模糊的画面:有时是双星系的光叶森林,有时是镜像宇宙的倒影城市,有时是归墟的感知核心……这些画面都不稳定,像水中的倒影,稍纵即逝。
“是‘潜意识投影’。”星澈跟在她身后,涟漪在他的能量体周围化作织雾者母星的轮廓,“留白宇宙没有固定的参照物,我们的潜意识会自动填补空白,用熟悉的记忆构建临时的‘感知锚点’。但这些投影都是片面的——光叶森林只显示了和平的景象,没有战争的伤痕;倒影城市只有和谐的画面,缺失了冲突的过往。”
小艾拉的石头掉在地上,激起的涟漪中浮现出双生学院的课堂,却只有她一个人的身影,没有凯恩老师和其他同学。“因为我最害怕‘孤独’。”她捡起石头,若有所思地说,“留白宇宙不仅在重置感知方式,还在暴露我们‘未被察觉的执念’——这些执念让我们的感知变得片面,只愿意看到想看到的,听到想听的。”
在留白宇宙的深处,他们遇到了“空白居民”——这些生命没有固定形态,时而化作流动的风,时而凝成静止的山,时而又变成闪烁的星。他们无法通过语言或感知触须交流,却能通过“共同创造”传递意图:当莉莉渴望“方向”,空白居民会用风的流动画出模糊的星图;当星澈需要“稳定”,他们会用山的形态围成一个避风港;当小艾拉想念“伙伴”,他们会化作一群光点,模仿双生学院同学的笑声。
“他们是‘纯粹的可能性’。”莉莉看着光点组成的笑脸,突然明白,“留白宇宙的居民没有‘过度确定’的感知,他们的存在就是‘接受空白’的证明——不执着于‘是什么’,只在意‘能成为什么’;不固守‘过去的形态’,只享受‘当下的创造’。他们在用自身演示:最自由的感知,是敢于在空白中,与未知共舞。”
共生号的船员们开始学习“空白交流”:放弃依赖感知触须和元语言,用肢体的摆动、声音的起伏、甚至简单的石头传递信息。莉莉发现,当她不再试图“解读”空白居民的意图,而是单纯“感受”他们的存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