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3 / 3)

处,太子府中的女人哪个是吃素的,姑母一如当初,过于看重权势之争,太子是皇储,晋王身残,八王爷远在边关,黎王虽有长进,毕竟嫡庶有别,姑母何必心急,只怕弄巧成拙,反倒帮了别人。”皇后拂动手中的绣帕,轻拭唇角,举止优雅,神情温婉,眸光明媚,言语轻快,仿佛讨论的不是国事,倒像是一件附庸风雅又耐人寻味的趣事。

太后面色越发阴郁,心中沟壑颇深,一向温婉听话的皇后,今日的凌烈之势从何而来,“既然孩子们都情不自禁了,我们做长辈的岂能棒打鸳鸯,皇后挑个日子,太子也不小了,有了正妃,哀家就能抱上重孙了。”强势且霸道的作风丝毫不减,皇后魅惑光亮的脸颊隐藏着一份不怒而威的霸气,雍容华贵的气质中多了一份运筹帷幄的沉稳,“姑母,可曾为太子着想过?”

这种有辱家门的事情,平民百姓都不能草率行之,况且是权力至上的皇家,上官白想做太子妃,怕是水中捞月,空欢喜一场。太后轻描淡写,说的好像倒是他们做长辈要阻拦,孩子们迫不得已才做出木已成舟的事情,既然如此,那她就拿着礼义廉耻说教;今儿,她要好好的看着,太后如何平息太子的怒气,皇后柔美的笑着,“民间的闺中小姐若是做了这等出阁之事,都会受到族规的惩罚,重则沉塘,轻则低嫁。姑母也说了,两个孩子情投意合,难以自矜,太子府的正妃怕是无缘了,不如就给庶妃吧,毕竟太子府的两位侧妃已有,庶妃的位置也是看在上官将军多年为国尽忠,姑母,闻人家虽无嫡系女儿与太子年龄相仿,可族里面还是有几个不错的,这件事,不易操之过急。”

卯时的冬日透过窗户的缝隙照射在身上暖暖的,太子英俊狂野的脸庞像是镀了一层淡淡的金光,深邃如海的眸子涌动着无限得意,那个女人本就不是他心中所选,给个庶妃都是牵强的,一来二去,既不影响他的声誉,还能让上官将军有所收敛,太后因此事,以后也会有所收敛,至于将来的太子妃人选,他还没有想好,暂时留着也好。皇后对他还是疼惜的,情不自禁的抚上左胸口的位置,加速的心跳预示着他此时的愉悦。

冷漠是亲人间最大的伤害,仿佛在彼此间拉上一道无法填补的鸿沟,太后因为皇后的决定,不满的皱起眉峰,冰冷的指套似寒冰般指着皇后柔软的锁骨处,凤眸中毫不掩饰的杀气和狠戾一览无余,一股寒意像无形的兵刃从她的心间滑过。当初,这位她心中认为仁慈的姑母不是差点要了她们母子的性命嘛,若不是担忧皇后之位易主,太后哪里会让她们活到现在。既然她的姑母这么在乎皇后的位置,那太子妃自然该出自闻人家族才是。

冷酷似阎罗的怒吼,让闻者不寒而栗,“哀家的好侄女,你倒是说说,太子妃之位,你要留给何人?”

“姑母,侄女已经言明,太子是皇储,将来掌管天下之人,他的妻子必是德才兼备,稳重得体,足以让朝臣和百姓信服之人,岂能是为了贪图一己之利,至太子的声望和前程不顾的女子。上官将军位高权重,却家教缺失,上官小姐,即便身份尊贵,婚前失真已然成为事实,本宫不能放着老祖宗的礼义廉耻不管不顾,太子并没有推脱责任,他有男儿的担当,迎娶上官小姐入太子府势在必行。但太子妃并非旁人,是要在闻人家族之中选出,做姑母与侄女的接替之人,再稳妥不过了。再则太子妃将来是要母仪天下,帮着太子打理后宫,德行要放在首位,方能服众,也能让天下悠悠众口诚服,至于上官白,恕本宫不能越礼。”若非太后是主谋,她都要为皇后的这番说辞开口叫好了,说的滴水不漏。

shunvdecuicanrenshen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