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热闹的渭水码头(3 / 4)

大唐孽子 南山堂 4504 字 2020-09-21

财帛动人心。

虽然长安城乃是首善之地,敢光天化日在渭水码头抢东西的没有几个。

但是在大量的金子的刺激下,在法不责众的潜在意识下,只要没有把这股苗头给压下去,指不定就生出什么乱子来。

好在他们船队靠案这么久了,东海渔业驻扎在渭水码头的人手也早就过来了。

看到眼前的这个局面,纷纷帮忙维持秩序。

原本有点躁动的人群,总算是给压了下去。

“难怪他们不愿意雇佣我们去搬运东西,原来里面是这么贵重的金子啊。”

大力恍然大悟。

不过,阿南却是提出了疑问,“不可能全部都是金子吧?”

“这些人似乎是观狮山书院的学员,有几个我觉得有点面熟。”

大力在一旁观察了一会之后,发现了一些似乎有点熟悉的面孔。

虽然这些人都已经变黑了很多,但是联想到去年观狮山书院有一批人员出海,大力觉得十有八九是眼前的这些人。

“观狮山书院?莫非是他们下南洋回来了?我之前听谁说在《长安晚报》还是哪里看到过一篇文章,说是观狮山书院有一艘叫做‘格物书院号’的海船出海一年了都没有回来,十有八九是没了。”

阿南属于那种日光族,不过了解的一些信息却是比大力要多一些。

“让开!”

“都让开!”

没等大力和阿南再往前瞅瞅,就有一帮人马过来帮忙维持秩序。

很显然,人家的船队靠岸之后,立马就安排人员去叫了帮手。

“李郎君,要不要让市舶司人员也过来一下?我们的船只在杭州换船的时候,并没有缴纳市舶税呢。”

码头旁边,杨七娃站在李义协跟前,提醒了一句。

作为最早跟随东海渔业出海的人员,杨七娃可是见证了市舶司的成立过程,自然也清楚李宽对这方面的一些要求和期望。

“市舶司?”

李义协自然也是有听说的,毕竟市舶都督府就是李宽在负责。

不过,他还真是没有想到自己这船上的东西也要交税。

毕竟,他们不是商船。

“是的,所有出海的商船都要向市舶司缴纳市舶税。我们虽然跟一般的商船不同,但是船上也从澳洲和南洋带回来不少东西,按照市舶司的规定,也是要交税的。”

杨七娃在一旁解释了一下。

虽然他们不交税,市舶司的人也不见得会过来找麻烦。

但是,终归是坏了规矩。

“不用我们去叫了。喏,那边市舶司的人已经过来了。”

就在李义协还在想着交还是不交的时候,身后的朱铜示意大家市舶司的人过来了。

作为大唐特殊的一个征税机构,李宽给市舶司的胥吏定制了专门的服饰,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

“市舶司的人既然已经过来了,那就按照他们的规矩来交税吧。”

李义协也不纠结了,这个时候,纠结也没用了。

……

方威是长安市舶司的一名普通胥吏。

由于出海的船只,大部分都是在扬州、杭州、明州、泉州和广州各地出发,并在这些地方缴纳市舶税,所以方威日常的工作并不算忙。

很多时候,一天也不见得有几艘船只需要缴纳市舶税。

原本,今天他跟往常一样在渭水码头旁边的办公楼里喝着商家孝敬的香茶,看看《大唐日报》,就这么打发一天的时光。

不过,今天的一壶茶还没有冲第二泡,就有人上来通知大家去码头收税了。

没办法,他只好跟着大家出门。

市舶司已经成立了好多年,怎么收税已经有了一套约定成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