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日军的反伏击(2 / 3)

,搞出了一套游击炮兵战术。

在开炮的时候,从来不在一个阵地开三炮,最多打两炮便转移阵地。也多亏了李子元从分区后勤部搞来的那几匹骡子,劲头也大并受过专业的训练。要还是那十几头毛驴,这炮声一响非自己炸窝不可。

这是周同能在日军优势炮火之下,还能将火炮带出来的根本原因。这次周同选择的炮兵阵地,放在硚口东北方向一个山体的突出部位,上边有一个自然外倾的岩石,形成了一个天然的保护阵地。

除非日军炮弹直接命中他的炮位,否则只要那门一百二十毫米炮不开火,别的火炮对他基本无法造成威胁。周同先打掉那门日军一百二十毫米炮,除了这门老炮对步兵的杀伤力太大之外,对自己的炮兵阵地威胁也太大。

头顶的那块岩石,按照周同判断抗住七十五毫米山炮弹不成问题,但是抗住一百二十毫米,恐怕基本上没有可能。所以他将这个阵地作为最后的准备阵地,并率先敲掉日军一百二十毫米炮用意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打掉了最大的威胁,周同根本不顾及对面日军打过来的反击炮火。死死的钉在这里,将一发发的炮弹打出去。虽说够不到射程有八千多米的九四式山炮,但是他手中的这门山炮打日军机枪和迫击炮阵地,却是丝毫没有问题。

忻口会战那些血战,给周同带来的记忆太深刻了。尤其是撤退时候的混乱状态,给他带来终身难忘的记忆。那场混乱的撤退,让他们苦心在战场上保留的几门炮,最终也在混乱中进来的日军追击之下,无力带走而全部都炸掉。

所以在李子元决定只是试探性进攻的时候,为了在部队撤退的时候能够炮火掩护,这个阵地周同之前一直都没有使用。这次为了掩护一营撤退,周同也顾不得其他的了。虽说这个阵地只能向硚口方向开火,而无法做到三百六十度开火,但眼下的态势来说已经足够了。

周同这边不顾日军打过来的反击炮火,利用自己选择的这个天然阵地,拼命的开火压制前边的日军迫击炮和重机枪阵地,给一营的撤退争取有利时机。而已经转移到新阵地的贺会章,也不断的以冷炮压制前边的日军炮兵。为前边一营的撤退,必要的火力掩护。

在李子元的命令之下,这次贺会章也发了狠,不进反退的利用道优势,直接推进到硚口正面不足五百米的一个小山包后,上来就是一个四发急速射,将八发炮弹全部打向日军的迫击炮阵地。

在贺会章的迫击炮也打响后,周同则将自己手中的四一式山炮立即调转炮口,不在对日军迫击炮阵地实施火力压制。而是先敲掉了利用硚口民房作为掩护的九二步兵炮,为贺会章接触危险之后。利用自己已经不多的炮弹,在硚口外围炸出了一道封锁线。

贺会章与周同不计火力和危险的拼命开火掩护之下,前边被日军炮火封锁的一营总算撤了下来。但全营连同加强的一个连损失超过五分之一,尖刀连伤亡过半已经失去战斗力。加强的两挺重机枪,则全部都损失掉。

不仅一营损失惨重,而且周同为了掩护一营撤退,不惜有限的炮弹。在出击外线的时候,携带的山炮弹此时已经全部打光。实际上已经无弹可用的山炮,只能在转移的时候埋藏起来,炮兵只能临时改为步兵。

贺会章损失了一门迫击炮,以及消耗了携带的绝大部分炮弹。原来两门迫击炮携带的炮弹,此时加在一起仅剩下六发。李子元从军分区后勤搞来的那十几匹骡子,也在日军反击炮火之中被炸死、炸伤一部分,只剩下了一半。

但一营是勉强撤了下来,可身后的日军见到已经上钩的鱼,竟然有要跑的架势。便立即调动部队,打开大门追击出来。还没有等勉强撤下来的张子健站住脚,那边从硚口冲出来日军两个中队,在身后跟进的炮火掩护之下,向着李子元撤退的方向杀了过来。

为了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