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 徐元直献策危行(2 / 2)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2223 字 2020-07-30

军、将兵的情况重又出现,刺史被赋予了领兵的权力。

远的不说,近一点的如灵帝熹平元年,会稽许昭作乱,朝廷拜臧旻为扬州刺史,臧旻率州郡击讨之,孙坚时为郡司马,因此战立功,得被擢为盐渎县丞,又如光和二年,巴郡板楯蛮叛,朝廷遣御史中丞萧瑷督益州刺史讨之,又如中平三年,荆州刺史王敏讨造反的江夏兵,斩其首赵慈,又如中平五年,陶谦讨击徐州黄巾时的身份也是徐州的“刺史”。

故此,荀贞说,刘岱以刺史的身份召集郡国、讨击兖北黄巾是他的“本分”,同时,他这又是在“解民倒悬”,占着士人们的舆论,因而,又是“民心之所向”。

曹操是何等样人?明识远见。这么个情况下,他是绝对不可能同意徐卓的这个计策的,——亦正如荀贞所料,曹操事实上也已经做出了大力支持刘岱的决定。

徐卓笑道“卓料主公也不会用此策。”

“卿二策为何?”

“卓的这第二策就简单了择数勇士即可。”

荀贞心中一动,说道“卿的意思是?”

“选数勇士,潜入刘兖州军中,候其当乱军之际,行刺杀之。”

荀贞沉吟不语。

徐卓说道“卓昔於颍川,交往多任侠士,其中颇有胆勇俱佳者,主公如有意,卓可於其中择二三,遣之入兖,必能不负使命。”

徐卓少好轻侠,早年在颍川时,他结交的多是此辈,后因荀贞,方才折节读书,至有今日之成,而他昔年结交的那些朋友,近些年来,有不少陆续地前来投奔於他,其中能用之军伍者,徐卓均举荐给了荀贞,而尚有一些无军旅之才,唯擅匹夫之勇的,他俱养之门下。

他的这些昔时旧友、今日食客,荀贞大多见过,里边的确是有好几个胆勇出色、尚气轻死的当刺客的好材料,如将之遣入兖州,确如徐卓所言,必会“不负使命”,因而,荀贞倒不担忧如果行刺的话,会不会行刺成功,但需要考虑的是行刺之计乃是险棋危行,成功后,会导致什么后果?这后果究竟是会利於荀贞,抑或是恰恰相反,会不利於荀贞?